绿色医疗   更全更新信息实报!
资讯

47人集体出院也是抗疫至今上海新冠肺炎患者单日出院最多人数

来源:来源:绿色医疗     作者:王艳     发布时间:2022-01-20     

  1月20日,经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医护人员精心诊治和护理,市级专家组评估47例新冠肺炎确诊患者符合国家卫生健康委最新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确诊病例出院标准,于当日顺利出院。47人集体出院也是抗疫至今上海新冠肺炎患者单日出院最多人数。

  本次出院的47例患者均为境外输入确诊病例,其中3例为外籍,其余均为中国籍,年龄在21岁至58岁之间。在院期间给予抗感染、中药、加强营养、心理疏导以及对症支持等治疗措施,现康复出院。

  自2022年1月以来,定点救治医院新冠肺炎患者的在院人数屡创抗疫以来新高。市公卫中心继续针对近期境外输入病例的病情特点,由市级专家组根据具体情况,不断调整治疗措施,加强人性化服务,从心理健康疏导、语言翻译服务、特殊饮食管理、批量救治能力等方面来提高综合救治水平。新冠患者治愈出院后,还将持续做好出院患者的健康管理与随访观察。

  在创纪录的出院人数背后,是一大批白衣战士的默默付出,他们用坚守和奉献,捍卫着上海这座城市的公共卫生安全。

  一张拖了3年的结婚证

  “今年春节又不能陪你回老家订婚了,等今年疫情平稳了,我们就把结婚证领了。”类似这样的微信内容,自2020年初至今,邵元昊已经第三次发给女友。

  2022年1月以来,境外输入患者突然激增,为了及时缓解临床护理压力,1996年出生的男护士邵元昊根据安排于1月3日再度进驻新冠病房,开启了第三轮新冠护理工作。接到通知后,邵元昊没有犹豫,简单收拾衣物后立即到岗,但他清楚,他和女友春节领证的约定又要食言了。

  “在院患者处于高位,我作为男护士可以在搬运设备、腾挪床位时有优势,虽然有遗憾,但是这里更需要我。”作为一名188厘米的大高个,每次遇到重活、累活,邵元昊总是冲在前面。

  在隔离病房工作一点都不轻松。穿上闷热的防护服,哪怕是寒冷的冬天,一天下来内衣依然能被汗水浸透。“学校毕业后就一直在公卫中心工作,多亏平时经常参与应急演练,当面对新冠时可以沉着应对。”虽然抗疫工作艰苦,但邵元昊从未想过退缩。

  “我来病房的第一天,一位患者以为我是后勤工人,还问我护士小姐姐哪里去了。当得知我是他的床位护士还一脸诧异。一直到我帮他抽完血,他才放下顾虑,还说我扎针比女护士还温柔。”对邵元昊来说,患者的肯定就是最大的褒奖。

  除了患者,让邵元昊最放心不下的还是在河南老家的女友,爱情长跑6年,原本应该进入婚姻的殿堂,却因新冠疫情一再耽搁。“她也一直安慰我,订婚领证可以延期,守护生命迫在眉睫。”有女友的支持,邵元昊可以没后顾之忧地护理患者,实现自己的理想价值。

  10次进舱的感控专员

  为了及时发现和消除感控风险,确保医务人员健康,公卫中心从2020年抗疫之初就派遣感控专员进入新冠病房,督查医护人员的操作细节和完善病区内的院感防控流程。日前,公卫中心感染控制科员工黎兰英刚刚结束第10次新冠病房院感督导任务。

  抗疫两年来,黎兰英把自己在新冠病房的工作归纳为“管天、管地、管空气”。只要任何有院感风险的因素,黎兰英都必须过问、登记、整改。“小到垃圾桶的摆放,大到整个空间布局,只要有院感风险,就必须完善改进。”黎兰英10次进舱见证了公卫中心医务人员零感染、院内感染零发生的成绩。

  其实,私底下黎兰英是一名热爱生活的女性,家中种植了许多兰花,有几株已经种了9年,花费了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两年来不间断的抗疫,让她没有时间打理花卉,由于兰花对温湿度要求较高,缺乏照护后,种植多年的兰花先后枯萎死去,她很自责。

  每当报道国内出现院感暴露事件,黎兰英就会觉得压力特别大,此时她就会用画笔来排解。从2020年至今,她每年春节前都会创作一幅作品来激励自己。“2020年春节全国支援武汉抗疫,我创作了油画《守护》;2021年春节前,我画了梅花,象征了公卫中心的傲骨坚守;今年春节前,我画了向日葵,取名《朝阳》,相信阳光离我们不远了。”

  驻扎新冠病房235天的坚守战士

  从2020年抗疫至今,临床医生赵隽先后5轮进驻新冠病房,累计坚守时间长达235天。如果算上医学观察的时间,那么赵隽告别家人孩子的时间将超过300天,其中的心酸可想而知。据赵隽回忆,当他2021年11月24日进驻新冠病房担任楼长时,在院确诊患者人数才60多人。可是当他2022年1月17日结束本轮工作时,在院确诊患者人数达到了467人,这其中的工作强度是不言而喻的。

  作为楼长,赵隽要全面协调统筹一线救治工作,在此期间,他先后收治了合并多种疾病的老年患者、有重症风险的重度肥胖患者、孕妇、需要心理疏导的患者以及合并其它感染性疾病的患者,几乎各种类别的高风险患者,他都过了一遍手。“其实最考验人的,就是对疾病的早发现、早识别,防止疾病进展和重症化,就是楼长的首要任务。”

  自从2022年1月以来,由于收治人数的激增,赵隽一天之内最多开展了6次线上查房讨论病情,等他填写完资料、统计好数据已经是第二天的凌晨3点,最忙碌的那几天,他每天睡眠时间不足3小时,却依旧完成了每日工作任务。

  工作忙碌的同时,赵隽不得不缺席了对家人的陪伴,他的爱人目前担任公卫中心门诊护士长,负责患者流调和门诊工作。由于门诊也要配合检查、督导,夫妻两人忙得连一年级儿子的线上家长会都参加不了。“虽然和爱人在一家医院工作,在疫情期间有时候一周都见不了一面,希望疫情早日结束再补偿吧。”不能照顾到家庭,赵隽充满了愧疚。


热门推荐

更多 >

精彩图片

更多 >